连云港庙岭木材码头!我国第一座管桩结构式码头

🌌 365比分官网 ⏱️ 2025-10-29 14:45:55 👤 admin 👁️ 8611 ⭐ 669
连云港庙岭木材码头!我国第一座管桩结构式码头

党史天天学

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A.承包经营责任制

B.现代企业制度

C.承包责任制

答案:B

2.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 )提出的。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答案:C

点击空白处显示答案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有一处地标惹人注目:一根根大管桩手拉手屹立于黄海之滨,如坚实的臂膀,构成了连云港庙岭木材码头,这是我国第一座管桩结构式码头。

1983年4月,三航局与原国家经委有关部门签订了研制大管桩的专项攻关合同。当大管桩还在试验台上试验时,原交通部决定在连云港庙岭二期工程的5个深水泊位中首次采用大管桩。三航局五公司承担了批量生产大管桩的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专家鉴定组对大管桩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该技术对于我国港口建设是一项重大突破,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还获得原国家科委颁发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奖。

荣誉背后,大管桩的诞生之路却异常曲折漫长,倾注着三航人的热血和韧劲。接到生产任务时,三航局五公司预制厂负责人潘万里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他迅速组建由12人组成的“取经团”,星夜从连云港赶往位于上海高桥的原三航局一公司预制厂。一到上海,潘万里带头向三航局科研所研制管桩的技术专家、老师傅虚心请教技术难题,师傅们也诚心相助,关系融洽得像知心朋友。

一分钟当一小时用,潘万里与大伙儿学习得越来越投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否尽数掌握?哪个环节尚存疑问?没有设备,就在宿舍里因陋就简,摆开架势反复试验,直至混凝土制管每道技术工序了然于心。

50天飞逝而过,他们研制出了20节管节,经厂方技术考核,质量完全符合施工指标。而后,他们只有一个强烈渴求:回去后用所学大展身手。

可从上海引进的管桩成型机投入生产后,就出现了“水土不服”,设备里的软轴一天要断10多根,既增加了维修量,又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面对新问题,“取经团队”出现了消沉。潘万里急眼了,随即从“实战”转向“心理战”:“别唉声叹气,我们一起努力,问题一定能查出。”

经过几天苦战,终于查明了原因:压力不够,软接头打滑造成软轴断裂。找到原因后,车间设备员陈杰贵当即带领人员将软轴用环氧树脂粘连胶合,加压到100吨,待环氧树脂凝固,直接投入使用,观察了一段时间,再未发生过断轴现象。

除此之外,为了降伏工程人口中的“锚老虎”,建设团队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管桩拼接工艺中,须用7股直径为16毫米的钢绞线将管节串连起来,在16.5吨的拉力下,张拉24小时后灌浆成桩。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常发生钢绞线脱口弹出的危险现象。为制服脱锚这匹“野马”,在管桩车间的大力协助下,总工室、船机科通力合作,潘万里带领工人最终采用钢绞线保险器加固张拉锚具的措施一举成功,使管桩生产走向正轨,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

1987年8月25日,三航桩2号船队顺利打下了庙岭木材码头的首根管桩。但在第二根管桩刚打下一半时,伴随一声沉闷的轰响,从桩心喷出一柱黄浆,慌乱中,大家意识到是管桩炸裂了。

首次接受施打管桩任务的桩2号船队开始了“自我诊断”:“从当时西德进口的桩锤没有问题。”船长傅承杰、架子组长王玉生凭借多年的打桩实践经验断定。“混凝土管桩质量也很好,问题出在沉桩工艺上。”在桩2号献计献策讨论会上有人娓娓分析起原因和对策。

一番试验后找到了解决炸桩的办法:只要在离管桩顶端3米处的地方凿上直径约1寸大小的洞口用以排放海底泥浆,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未雨绸缪,为了防止滑桩现象。建设者们着手研究“滑扣脱钩”和“减少更换替打木料”的对策。王玉生等人提出可以利用海水浮力,将管桩的一头先放人水中,将管桩缠上双道钢丝绳,以便牢牢固定管桩4个受力点,再将管桩缓缓送至桩架。结果一次试验便告成功,400余根桩,再未出现滑桩现象。

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斗,1989年6月29日,庙岭木材码头通过原交通部验收并交付使用。由于码头造价低、性能好、易维修,因此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该项目也因为是我国第一个管桩结构式码头,在中国的建港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来源

三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点击图片

回顾精彩内容

原标题:《连云港庙岭木材码头!我国第一座管桩结构式码头》

🛸 相关文章

肉沬蒸蛋
365比分官网

肉沬蒸蛋

📅 08-04 👁️ 6569
亚马逊关键词投放秘籍:决定推广成败的核心策略
注册office365邮箱

亚马逊关键词投放秘籍:决定推广成败的核心策略

📅 09-11 👁️ 2825